本报讯(记者 李君娜)通过近一年准备,由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鲁迅文明开展中心主办的 《周海婴前期拍照展》,日前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开幕。由上海同济大学鲁迅研究中心举办的“周海婴拍照学术研讨会”昨日举办。
作为鲁迅之子,在大众眼中,周海婴是巨大父亲的“护旗手”,大半生好像都日子在宗族荣誉的心思重负中。直至他生命的最终几年,人们才发现周海婴的公共人物背面有着一个巨大的精力 “暗室”,在其父亲鲁迅的文字领地之外,他拓荒了一个自足的印象国际――拍照。
周海婴是新政协前史新纪元的仅有记载者。1948年,郭沫若、李济生等民主人士从香港搭船北上,参与新我国第一届政治协商建国会议,周海婴是这一前史进程仅有的印象记载者。在周海婴的“新政协”印象中,一切的民主人士的神态都不同以往,尤其是在丹东登岸时的合影。实际上,这也是周海婴的拍照水准到达顶峰之作。在船上的几组合影,不只抓住了一切人物内敛而又意气流光的神态,最出色的是照片中的天空前景以及映在这些知识分子脸上的霞光。
自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开端从事拍照,周海婴终身创作了二万多件拍照著作,其间包含拍照了很多1949年前后的社会日子、景色等著作,留下了迄今不多的从民国到新我国过渡时期 (1948-1954)的印象文献。业内人士以为,他这段时期的拍照著作,与法国拍照大师布列松在1948年和1956年两次在我国的拍照比较毫不逊色。虽然拍照著作穿越了1949年解放前后的两个社会,但他一直表现出一种个人视角,在印象格谐和心情上与其时的社会干流拍照坚持了一种有距离感的风格。
因为对自己拍照艺术的谦卑,周海婴的拍照著作长时间未能出现在大众视野,仅在他逝世前几年才由其子周令飞先生安排过小规模展现。此次展览首要定坐落周海婴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拍照的前期拍照著作,主办方表明往后将有更多的周海婴拍照著作公之于众。